細胞增殖活力檢測
MTT法:活細胞線粒體中的琥珀酸脫氫酶能使外源性MTT還原為水不溶性的藍紫色結晶甲臜(Formazan)并沉積在細胞中,而死細胞無此功能。二甲基亞砜(DMSO)能溶解細胞中的甲臜,測定其光吸收值,可間接反映活細胞數量
CCK-8法:CCK-8試劑中含有WST–8,在電子耦合試劑作用下被細胞線粒體中的脫氫酶還原為具有高度水溶性的黃色甲臜產物(Formazan),生成的甲臜物的數量與活細胞的數量成正比,測定其光吸收值,可間接反映活細胞數量。
實驗方法比較
檢測方法 |
MTT |
CCK-8 |
甲臜產物水溶性 |
差 |
很好 |
產品性狀及使用方法 |
粉末,配成溶液后使用 |
1瓶溶液,即開即用 |
檢測波長 |
560~600nm |
430~490nm |
檢測時間及靈敏度 |
靈敏度一般,時間較長 |
靈敏度高,時間短 |
細胞毒性 |
高 |
低 |
適用細胞類型 |
貼壁細胞 |
貼壁細胞、懸浮細胞 |
克隆形成率檢測
克隆形成實驗是測定細胞增殖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貼壁后的細胞不一定每個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而形成克隆的細胞必為貼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細胞。細胞克隆形成率表示接種細胞后貼壁的細胞成活并形成克隆的數量,可以反映細胞群體依賴性和增殖能力兩個重要性狀。
細胞遷移侵襲檢測
細胞劃痕實驗(Wound Healing):是一種操作簡單,經濟實惠的研究細胞遷移/腫瘤侵襲的體外試驗方法。這種方法的原理是,當細胞長到融合成單層狀態時,在融合的單層細胞上人為制造一個空白區域,稱為“劃痕”。劃痕邊緣的細胞會逐漸進入空白區域使“劃痕”愈合。基本的步驟包括“劃痕”的制造,細胞遷移期間圖像的獲得以及后期數據的處理。
0h 24h
Transwell實驗: Transwell小室底層的一張有通透性的膜(一般為聚碳酸酯膜,不同孔徑可選),將其放置于孔板中,小室內稱上室,培養板內稱下室,下層培養液中的成分可以影響到上室內的細胞。將細胞接種在上室,細胞可通過變形運動穿過上室中的膜孔而遷移到營養更豐富的下室,對下室細胞進行染色計數,就可以判斷細胞的遷移與侵襲能力強弱。Transwell遷移與侵襲實驗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侵襲實驗要在聚碳酸酯膜上鋪一層基質膠Matrigel,膜孔被基質膠覆蓋,細胞需分泌水解酶消化基質膠后才可穿過膜孔。
流式檢測細胞周期凋亡
細胞周期檢測
細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開始到下一次分裂結束所經歷的全過程,細胞的遺傳物質復制并均等地分配給兩個子細胞。
細胞周期分為間期與分裂期(M期)兩個階段,間期又分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與DNA合成后期(G2期),整個周期可表示為G1→S→G2→M。G0期是脫離細胞周期暫時停止分裂的一個階段。
G1/G0期的DNA含量為二倍體;G2/M期的DNA含量為四倍體,而S期的DNA含量介于二倍體和四倍體之間。
利用細胞內DNA能夠和熒光染料(如碘化丙啶PI)結合的特性,細胞各個時期其DNA含量與PI染料結合量成正比,熒光強度直接反映了細胞內DNA含量。最終結果將DNA含量直方圖分為三部分,即G0/G1期、S期和G2/M期峰。
細胞凋亡檢測
在正常細胞中,磷脂酰絲氨酸(PS)只分布在細胞膜脂質雙層的內側,而在細胞凋亡早期,細胞膜中的磷脂酰絲氨酸(PS)由脂膜內側翻向外側。Annexin V是一種分子量為35~36kD的Ca2+依賴性磷脂結合蛋白,可通過細胞外側暴露的磷脂酰絲氨酸與凋亡早期細胞的胞膜結合,被作為檢測細胞早期凋亡的靈敏指標之一。